美國海軍無法嚇阻伊朗

http://www.foreignpolicy.com/articles/2012/09/06/the_pentagon_doesnt_have_the_right_stuff

8/30的美國倫敦大使館的媒體餐敘中,有記者問參謀聯席會主席Martin Dempsey將軍有關以色列轟炸伊朗核子設施的事情。Dempsey說他沒有想要提高警告的意思,也不想涉入太深。又有人問他關於以色列所謂「免疫區」(zone of immunity),也就是以色列將採取行動的臨界點。Dempsey認為經濟制裁已足夠, 不認為以色列的免疫區有意義,並且說明他沒有為以色列對伊朗發動攻擊作回應的軍事準備

Dempsey的談話揭露了中央司令部(管區為埃及到阿富汗)的安全新途徑。長久以來,美國都使用攻勢性的作為來解決前頭的問題。這並不只是布希時代的特色,歐巴馬升高阿富汗的情事也是如此。然而現在的美國強調防禦。

Dempsey的倫敦談話使美國與以色列的空襲盡可能保持距離。美國正在卡達建立新的飛彈防禦雷達、將在本月波斯灣舉辦多國掃雷演習、將在晚秋和以色列舉行相對小型的飛彈防禦演習。這些作為都反映美國與過去十年的不同。

根據紐約時報報導,有些歐巴馬的官員相信,以色列正對美國施壓發出最後通牒,並且要美國提出軍事承諾以對付IAEA認為並沒有減緩的伊朗核計畫。Dempsey的談話等於賞了以色列的攻勢行為一巴掌,也反映了歐巴馬要在中央司令部發展新戰略的企圖,比起過去的攻勢性作為省下許多軍事資源。

美國與以色列唱反調,將伊朗是為遙遠且可控制的問題。歐巴馬承諾他將不會允許伊朗成為核武國家,也公開拒絕冷戰形式的封鎖。然而,伊朗不太可能進行可以被美國偵測到的核武測試。因此他的核武狀態將持續難以估算。當伊拉克消失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仍讓美國顏面掃地,美國的先發攻擊無疑將掀起軒然大波。

所以縱使總統這麼說了,封鎖將會是長期戰略。這不必然是壞事。但是如何以更少的軍事資源做這些事情將是很關鍵的。

五角大廈目前撥交給中央司令部兩個航艦戰鬥群。為了維持這些部隊,上禮拜John C. Stennis號在只休息5個月後,提早4個月回到中東。國防部長Leon Panetta幾乎是用道歉的方式在華盛頓Bremerton港對Stennis人員作餞別。這些進行中的部署大部分是為了介入伊朗問題而作準備,消耗了海軍至少6成的兵力,並且以無法維持太久的方式在運作。

這並不是海軍原本的規畫。縱使國防部認為他的防禦戰略將減少中央司令部的軍品需求,事實上卻不是這樣。海軍部次長Robert Work最近解釋,海軍需要的是長久維持1個打擊群而不是短期硬撐2個在中央司令部。因為太平洋的威脅將隨著中國的軍力擴張而提高。至少有一個打擊群要調回太平洋。Work表示海軍有辦法協調出一個方式,例如Stennis提早佈署。但是這種揠苗助長不是最終解決問題的方法。為了面對波斯灣近在眼前的事情而擺放兩個打擊群,將使美國在南中國海以及其他地方發生危機時捉襟見肘。

為何今年已經花了5306億元的五角大廈要介入像伊朗這種也不是第一天發生的事情。部分原因是美國自詡為世界警察,提供全球安全服務,包含東非的退伍軍人、中亞的暴動、加勒比海的毒販、核子嚇阻...等等,要做這麼一大串事情,5306億元是合理花費。

戰略家和決策者總是在辯論五角大廈的責任到底有多少,而這些責任的優先次序又是什麼。考量眼前以及未來在波斯灣以及西太平洋的挑戰,五角大廈是用牛刀在處理雞群,質量太大數量太小。縱使空軍有大量的優勢,然而阿拉伯半島敏感的政治、前進部屬基地在面對飛彈攻擊的脆弱性,都使得軍隊難以動作。於是中央司令部只能仰賴航母打擊群。在太平洋,中國大量擴展反艦與對地飛彈,嚴重威脅美國長期駐軍計畫、運作方式、採購決策等等。這些事前準備與眼前威脅的不福和,讓美軍無法在這些地區達成任務。

五角大廈有責任要在各區之間作協調,給予適合的軍備補其不足。2006年11月Robert Gates部長去職後不久,對美軍總是想準備「為下一場戰爭而戰」(next-war-itis)提出批評,認為美軍反而沒注意到伊拉克與阿富汗之外的真正問題。五角大廈許多人認為自己夠厲害因此可以面面俱到。然而當早期預警疏忽、預測失敗、拒絕調適等等發生,美國越來越難應付未來越來越多的問題。

官僚體系天生不喜歡改變。然而,外在世界永遠在改變,五角大廈必須調適。領導階層總是喜歡像開了自動駕駛一樣,不喜歡多花精神介入改變。然而華盛頓郵報最近指出,部長的領導和底下人員的作為是分裂的。有人必須要趕快掌舵轉向,不然美國很快就會發現他正在被淘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than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