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過時了嗎? 

http://www.foreignpolicy.com/articles/2012/08/31/shipping_out 

數十年來,航空母艦都是危機發生時進行反應的首選工具。首都的決策者與戰區的四星上將總是選擇抬出航空母艦,來為美國的意圖發出訊號、快速增援軍事力量、或是提供決策者在困境中多一個選項。海軍則以航艦戰鬥群為中心,使自己的水面與空中武力能夠滿足那些客戶的需求。因此這些戰鬥群得到了最多的人力、預算、後勤、訓練等等的資源。直到最近,空軍也樂於將危機反應的角色讓給海軍,好專注在自己更優先的事情上。 

然而,新興的武器與科技發展將打破這些長久以來的假設,以及不同軍種間既有的合作架構。尤其是長程反艦飛彈的大量使用,威脅了航空母艦遂行他們傳統任務的能力。更糟的是,這些剋星發展的同時,美國決策者正面臨更大的財務壓力。空軍可以用新的科技發展出更便宜的載台取代航母的任務。這些因素都迫使決策者重新思考空權的意義,並且影響航空母艦與各軍種協調能否順暢。 

航空母艦首先在1941年開始的太平洋戰爭快速地取代了戰鬥艦。航母承載更大的火力、更長的射程、更快的速度、更大的靈活性、可以對海上與岸上多種不同的目標進行打擊。二次大戰之後,美國航公母艦的火力促使對手海軍專注在潛艇而非水面艦艇,這個趨勢直到現在仍然可見。當對手沒有水面艦艇可以擊沉,美國海軍航空隊就將目標轉往海岸,例如北韓、越南、伊拉克、阿富汗。 

在過去半個世紀,海軍航艦也勝任於危機反應。航艦戰鬥群可以在幾天之內抵達危機區域,而不需要與當事國進行冗長的談判以取得基地使用權。空軍接受這樣的安排,雖然他們的戰機聯隊理論上也能勝任類似的角色,但是空軍習慣從大型、建設完善、後勤充足的基地製造可靠的高出勤率。這樣冗長的指導原則無法處理變幻莫測發生在不明地區的意外事件 

但是廉價而致命的長程反艦飛彈的擴散有希望打破這些既有運作方式。例如說,中國正在潛艇、巡邏艇、水面艦的飛行器、卡車等地方部署反艦飛彈,使他們能威脅附近的海域。一艘主戰艦艇的錢相當於數百甚至數千枚反艦飛彈。而當中國的無人偵察設施日加完善,中國將有能力掌握所有鄰近水域的狀況,並且為這些飛彈抓到目標。 

美國海軍航艦將被迫退出這些飛彈涵蓋的區域。然而,為了讓艦隊的威脅持續存艦隊不可能撤得太遠。美國航艦戰鬥群雖然很大,但是他只能彈射較小型的短程戰鬥轟炸機。 例如JSF海軍版的F-35C只有不到1000公里的作戰半徑。空中加油可以延長作戰半徑,但是在交戰空域或敵方領空都不可能做這種事情。單座小型戰機任務量也受到人體本身的限制。 

相反的,空軍的長程轟炸機,擁有兩名飛行員以及延伸的房間,可以輪流在跨洋的任務中執行總計超過30小時的任務。最近,空軍一個B-1轟炸機聯隊,在西南亞的基地維持了至少6個月隨時有一架轟炸機在阿富汗上空待命。在阿富汗上空部署其間,B-1接受了超過500個空中密接支援的請求。 

諷刺的是,當長程轟炸機的價值與用途正在提升,空軍在過去十年卻將重點放在F-22和F-35戰機上,這兩種飛機就像海軍航母上的飛機一樣,必須在脆弱而靠近敵方得基地上運作,且作戰半徑在亞太地區廣大的戰區上顯得很短。然而,在官僚體系的堅持與延宕之後,空軍終於向前一步,發展新的長程匿蹤轟炸機來補充機隊,最後取代那些在過去十年就已老舊的年邁機群。 

新轟炸機的出現,結合反艦飛彈的威脅以及預算的緊縮,將迫使五角大廈重新評估空中支援的本質。尤其是要在布滿飛彈威脅的地方進行危機反應的時候。這將使已經習慣於過去從二戰到現在既有安排的海軍與空軍軍官感到不適應。如果西太平洋或波斯灣週遭的飛彈威脅過於強大,決策者可能會認為前進部署航空母艦所冒的風險過大。外交與戰略上的反對也可能將空軍戰機的部署可能排除在外。這時候,長程轟炸機將是危機反應唯一有用的工具,而對於航母與短程戰機的投資將受到大量質疑。 

除了危機反應之外,空軍轟炸機也能重新定義空中密接支援。直到最近,支援步兵戰鬥的工作都是小型戰鬥機的事情。然而當精密導引炸彈出現,事情就改觀了。在西南亞的部署中,B-1在友軍300公尺旁投下炸彈。藉由持續性的存在,巡邏的部隊頭上總是能得到空中支援。 而這樣的部署,遠比在戰區花費鉅資進行建造、儲存、運作、保護戰鬥機的空軍基地還要划算 

還有另一個選項。防務專家Daniel Gource在Prceedings的一篇文章上提到在航母上裝備無人偵察飛行器,在空中加油之後,可以比載人飛行器飛得更遠滯空更久。假設海軍(和空軍)能夠克服各種在戰區進行安全穩定通訊的挑戰,無人飛行器能夠使航母在反艦飛彈射程為維持對敵方的威脅。海軍的無人飛行器計畫比起空軍的新轟炸機計畫活躍且超前。但是這些成功也可能為航母帶來反效果。如果海軍可以將無人飛行器成熟地運用在長程任務中,那這些飛行器當然也可以用在跨洲的任務。如果這樣的話,現有的陸上基地就已經夠了。屆時,五角大廈內部將掀起另一波軍種鬥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than198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